全国全年电煤消耗将超16亿吨 电煤偏紧趋势难逆
来源: 发布日期:2010/6/7 浏览:2252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在日前的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会上表示,预计后三个季度全国电煤供需偏紧的趋势很难得到改变,在个别地区、个别时段仍会出现缺煤的情况。预计2010年全国电厂发电、供热生产,电煤消耗将超过16亿吨。需求总量增加和结构性、地区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电煤矛盾。
考虑铁路运力对华中、西南等省份电煤供应的制约,部分省区进行煤炭整合和大面积安全整改对煤炭供给和地区平衡的影响,在电力装机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电煤、气候、来水将成为决定电力供需平衡的最主要因素。
对此,中电联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向记者表示,必须提前做好煤炭供应和对气候来水的预测预报工作,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供应保障准备。
中电联预计,今年后三季度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其中华东、华中电网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华北、东北、西北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有余。受来水、电煤及天然气供应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地区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可能存在一定的电力电量缺口。
根据中电联统计信息部的分析,中国经济高位平稳运行态势持续已经三个月以上,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和用电结构的特点在未来几个月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仍然是电量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量,只要国家宏观调整政策以及国际大环境没有明显恶化,未来三个月中国经济和电力消费仍将维持在高位水平上。
薛静表示,由于上年基数作用,以及投资拉动作用逐步有所减弱,预计今年电力消费增长将呈现前高后稳的基本走势,预计上半年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增速缓慢下降到低于20%;以2009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为计算基数,2010年全年电力消费同比增长9%,达到3.97万亿千瓦时左右;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在4500小时左右,与2009年基本持平。
对于全国供电能力,中电联预计2010年电力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全年电源和电网投资预计都将在3300亿元左右,全年全国电力投资完成额6600亿元左右,少于2009年水平。
不过,王志轩认为,从电力工业发展整体来看,当前存在着电源电网发展不够协调、清洁能源发展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电价矛盾十分突出、科技创尊龙凯时力亟待提高等重大问题。
中电联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必须推动电力布局由注重就地平衡向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加快西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大型煤炭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实现由过度依赖输煤向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紧张反复出现等问题;电源结构由过度依赖煤电向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转变,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在高效开发好中国水能资源的同时,加快发展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记者:范思立)
考虑铁路运力对华中、西南等省份电煤供应的制约,部分省区进行煤炭整合和大面积安全整改对煤炭供给和地区平衡的影响,在电力装机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电煤、气候、来水将成为决定电力供需平衡的最主要因素。
对此,中电联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向记者表示,必须提前做好煤炭供应和对气候来水的预测预报工作,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供应保障准备。
中电联预计,今年后三季度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其中华东、华中电网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华北、东北、西北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有余。受来水、电煤及天然气供应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地区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可能存在一定的电力电量缺口。
根据中电联统计信息部的分析,中国经济高位平稳运行态势持续已经三个月以上,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和用电结构的特点在未来几个月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仍然是电量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量,只要国家宏观调整政策以及国际大环境没有明显恶化,未来三个月中国经济和电力消费仍将维持在高位水平上。
薛静表示,由于上年基数作用,以及投资拉动作用逐步有所减弱,预计今年电力消费增长将呈现前高后稳的基本走势,预计上半年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增速缓慢下降到低于20%;以2009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为计算基数,2010年全年电力消费同比增长9%,达到3.97万亿千瓦时左右;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在4500小时左右,与2009年基本持平。
对于全国供电能力,中电联预计2010年电力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全年电源和电网投资预计都将在3300亿元左右,全年全国电力投资完成额6600亿元左右,少于2009年水平。
不过,王志轩认为,从电力工业发展整体来看,当前存在着电源电网发展不够协调、清洁能源发展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电价矛盾十分突出、科技创尊龙凯时力亟待提高等重大问题。
中电联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必须推动电力布局由注重就地平衡向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加快西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大型煤炭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实现由过度依赖输煤向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紧张反复出现等问题;电源结构由过度依赖煤电向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转变,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在高效开发好中国水能资源的同时,加快发展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记者:范思立)